退出长者模式
凝聚社科智慧 服务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2011-03-18  来源:常州市社科联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行的两股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社科工作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和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实际,扎实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富有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服务转型促升级。3年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开展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完成了一批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应用研究成果。完成的《2010-2015新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报告》、《构建溧阳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报告》三项成果,在新北区“十二五”规划及溧阳现代产业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形成的《关于做强做大我市“轨道交通、输变电、新能源、创意、生物医药产业”的调研报告》,成为修改我市“五大产业”振兴计划的目标和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完成的《关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围绕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城乡统筹、居民生活品质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八项具体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转化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开展“推进功能显著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成为2009年常州两会期间的特别报道的内容,并成为《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2008-2010年三年跃升计划》中的重要部分。立足于常州特定产业分析开展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政策研究》,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在其观点影响下,“常州市精密模具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等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平台先后创建,为常州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提供了重要源动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资源。形成的《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升常州装备制造业优势的战略选择》、《提高常州市外经贸竞争力的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机制研究》、《常州市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长路径设计与案例分析》等一批成果,先后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编制规划、完善政策时采纳借鉴,其中的研究数据多次被政府部门的相关研究报告所引用,成为政府全面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开展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还有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智力支撑。
        创新管理促和谐。围绕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突出矛盾,我市广大社科工作者紧贴常州社会发展现实,开展了一系统卓有成效和影响的研究。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乃至省委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报告基础上形成了全省首个《关于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我市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也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工作创新奖。以常州为例开展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建设研究》先后以省、市内参形式转发,其中部分对策建议被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等有关职能部门采纳,并吸收进《常州市新一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开展的《健全企业职工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研究》建设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分配观,并强调了政府要做的四项工作,得到市政府研究部门的肯定,填补了我市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路径。开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常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之三:就业与社会治安篇》研究,为我市制定与社会治安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及操作对策,主要政策建议已被劳动保障部门及公检法等相关部门采纳。除此以外,还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我市出生缺陷社会干预工作的调研报告》、《完善机制,创优环境,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关于钟楼区总工会借助互联网着力构建“网上工会”的调研报告》等一批成果,分别被市级内参转发,被相关部门所采纳,成为本部门、本行业推进科学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
        营造氛围促文明。多年来,我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重视城市人文建设,努力把常州打造成一个文化之城、文明之城。全市社科工作者主动融入大局和中心,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研究,为推进常州的文化建设、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开展的《常州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研究》,提出了关于营造浓厚氛围、抓住重点环节、创建特色品牌等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在新一轮文明创建活动中得以实施和广泛推广,成为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效举措。围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题,编写了《德耀人生——道德讲堂二十讲》一书,通过对传统故事、经典案例进行现代引申,对当代事例进行哲理阐发,对传统道德哲理进行生活解释,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实践以有益的启迪,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道德讲堂的建设。配合第十七届省运会在我市举办,编撰了《影响中国的常州人》一书,从新的视角宣扬了22位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有过历史性贡献和影响的常州人,以大众化形式展示了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提升了常州城市的美誉度。以外,还编写了《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常州卷)、《常州方言丛书》、《书香常州》、《运河常州》等一批具有浓厚常州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弘扬常州地方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州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424

电话:0519-8568385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