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科动态 >> 内容
 
关于《常州方言丛书》编写情况的介绍
发布日期:2011-12-31  来源:常州市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号:〖
 

市人大原副主任周源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常州方言丛书》是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在社科联的策划和指导下,由我们这样一些对常州文化有着很深情结的人共同努力完成的,花了四年多时间,终于有了成果,现在与读者相见,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编辑方言丛书,在全国可能还没有人这么做过。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吴语和常州方言研究者的成果,查阅了不少资料,但是由于没有广泛深入地进行调研和探讨,缺憾还是不少的,如时间的跨度,搜集的广度,本字考证的准确度,适用的程度,都会有不尽人意处。不管怎么说,这套丛书的编写,还是体现了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创意。①《方言词典》在方言注音方面尽量向汉语拼音方案靠拢,再加上同时使用国际音标注音,便于查找和拼读(最近我们知道,上海等地专家也在试着这样做)。还顾及了常州方言的文白异读,尖团音的区分,在方言词语归类和例句体现常州味道上,下了一番工夫。方言词语本字的认定,采用古代词语考证和约定俗成的做法,既保持或接近原生态,又通俗明白地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易于读懂、接受。②《史话》在历史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试着展示常州方言的历史,与全国各地出版不多的方言史专著相比,我们的篇幅和内容似乎更为详尽些。虽然还是起步,但毕竟为后来者提供了线索和探讨、充实的平台。③在《轶话》中,将趣味性、故事性和思辨性结合起来,对反映承载常州厚重文化的常州方言进行解读和探讨。
        我们这样做,无疑是要助推常州方言的搜集、整理、研究、传承工作更加深入、广泛地进行,以祈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出现。
        为什么要助推常州方言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传承,这就要说一说我们对方言的看法。
        方言的使用以及前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推广普通话,我们的下一代几乎不大会说常州话了。常州话会不会在哪一天突然从本土消失,为此,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么一大片“活化石”的呼声频频传出。
        然而,许多人又有这样一些感受:常州人在外地,在国外,听到有人讲常州话,就感到特别亲切,“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的情感就会在血管里奔涌。特别是阔别家乡的游子和老人,回到家乡后,首先引起亢奋的是久违的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无改的乡音,能唤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认同,对生我养我家乡的炽热的情感。
        还有人说,常州如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外地,外国到常州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是用普通话交谈,而听不懂也不会说常州话。他们就会感到诸多不方便,他们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常州,他们更难于与常州人深入地进行工作切磋,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入境问俗”。不问“俗”,“入境”不是只能走马看花了吗?真可谓“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交。
        一些文化兴趣浓郁的外地人,他们知道常州锡剧、滑稽剧、评弹,知道一些古代、现代文学作品,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张春帆的《九尾鱼》,陈森的《品花宝鉴》,高晓声的《陈奂生》,周玉峰的《白泰官》等等,但在观看和阅读时,常常弄不清一些语句的含意,翻查词典也找不到答案。他们终于会发现,这里面弄不清的,原来就是带有地方特征的常州方言,和被常州方言广为吸收的吴地方言。他们会问,文化艺术和方言,怎么这样纠结难分呢?
        众说纷纭,九九归一。还是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说得最明白,最有远见,他说:“现代国家是双语社会,既要普及国家共同语,又要爱护地方方言”。
        这句话意味着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方言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多样性又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地域语言的丰富多彩(我国境内有七八十种),地域语言的与时俱进(新口语、流行语、外来语的吸收改造)正是语言伴随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推广普通话,让不同地域的人免去了交流的障碍,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但从根本上讲,方言才是真正的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一方语言。方言是一方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东西,是生命在一块地方扎根出土时发出的声响,是连血带肉的泥土语言,它的声调,气口,它的深入细腻的刻画力,鲜活传神的表现力,它出土时就带有的古音古字,是难以用普通话完全表达清楚的。方言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承载着这个地域民众的思维方式,包含着这个地域民众的文化基因,表达着这个地域民众的特殊体验和感受,渗透着这个地域民众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代表着这个地域民众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方言从古到今,世代相传,足见其在民间社会的渗透程度,在集体心理中的沉淀状况,在社会发展中的跃动的生命力。所以在人口大流动的今天,方言的作用是不能也不会减弱的。
        大力推广明白畅晓的普通话,要与发展生动活泼的方言有机结合。这可以说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是原生态语言与新生态语言的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整个汉民族语言更加丰富和精微,促使中华文化借助语言的多元性,充分显示其绚丽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我们要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在普通话大环境中的方言,发挥双语使用的优势,达到互补共赢的境界。为语言有效交流文化高度繁荣作出贡献。
        我们认为应该以上述的理解来看待方言,把方言的研究和传承工作坚持下去。
        在《常州方言丛书》面世的时候,我们由衷感谢为我们提供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们,感谢为这套丛书的出版献计出力的同志们,感谢为此付出心血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编审们,也热切期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州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424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85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