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文化 >> 内容
 
社科视点:常州应向徐州学什么?(下)
发布日期:2013-05-21  来源:《社科视点》2013年第7期  浏览次数:  字号:〖
 
——来自徐州社会经济转型实践
(下)
 
    三、常州经济发展差在何处?
    一是常州真正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偏少,一些专题园区(如常州市规划的“一核八园”等)只是企业集中区或产业集聚区,而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主线。不同行业企业组合到一定空间,形成的园区属于企业集中区;相同行业企业集中到一定空间,形成的园区属于产业集聚区;相同行业企业,不仅能集中到一定空间,而且在产业链上形成一定分工关系,这种园区称之为产业集群。有竞争力的专题园区都是某一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常州与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相比,具有资源相关、文化相关、产业链相关且在全国乃至世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偏少,多数专题园区主导产业也只是少量同类企业的简单“加总”,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生产或技术上联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民经济中,常州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在常州第三产业中,又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中国多数城市产业一般发展规律为由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目前,苏州、无锡、徐州走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①利用倒逼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机制,加速传统产业由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发展,即向传统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展;②直接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创新源头结合,建立新兴产业研发中心;③抓住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变机遇,大力发展楼宇型现代服务业。常州现代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没有形成区域品牌或集群品牌。
    三是常州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占比偏低,缺乏行业领军型企业。常州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整个产业结构呈现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方向的发展格局,但整个产业结构还是呈现新兴产业比重偏低的特点。2011年常州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主要为传统制造业,且以BtoB形式为主的原材料企业为主,如钢铁、金属制品等,在行业内缺乏较强竞争优势,常州企业并没有取得这些产业发展主导权;另外,常州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缺乏行业领军型企业,企业之间经济、技术联系薄弱。
 
 
    四是常州缺乏国内一流科技创新之源,高校研究力量偏弱,没有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专业学科,学校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普遍缺乏高层次研究人才。目前,常州有四所普通本科高校,包括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和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就本科学校数量、本科在校学生等指标而言,常州高校在江苏省排名还不算靠后,但就学科分布和研究实力而言,常州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首先,学科不全,缺农学、医学等学科;其次,常州本科院校成立时间晚,独立建校时间都在1980年后,缺乏历史文化沉淀;第三,常州本科专业同构现象突出,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第四,常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高校研究力量薄弱,没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业和研究人才,大多是“三无”本科院校,即无国家重点学科、无独立博士授予点、无“两院”院士。
 
 
    五是在整个产业链的研究、设计、开发、品牌创造、加工制造、营销、供应链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咨询等环节中,常州企业大多处于附加价值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属于“大而不强”、“小而不精”企业。一方面,常州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本身在产业发展方面没有主导权,属于“跟随型”或“依附型”企业,因此,普遍缺乏研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常州企业大多为BtoB企业,即使存在一些BtoC企业,也主要是“贴牌”生产企业,不注重品牌创造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营销。
 
 
     六是常州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走到了尽头,投资驱动阶段走到了“拐点”,但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或多轮驱动阶段,由于常州缺乏科技创新之源,引进外部科技创新源又遭遇强大竞争对手“拼实力”挑战。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战略目标,由此,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长期经济发展政策。常州尽管加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事实上常州在近2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走的仍是“先污染、后治理”道路,如何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可谓任重道远。发展“低碳经济”靠创新,如何吸引创新之源,常州高新区又面临强大竞争对手“拼实力”挑战。
    四、常州经济转型方向与六大关系
    常州目前最大挑战就是城市定位不准、产业方向不明所导致的企业发展不顺。常州经济转型方向就是实现城市、产业、企业发展方向一致,惟此,常州或许在未来现代城市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一)常州经济转型方向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常州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点”,理所当然也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常州经济必须转型,已成“共识”,但朝哪个方向转型?这就需要“跳出常州看常州”,把常州放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中精准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常州一方面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依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但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新增就业岗位已转移到第三产业为主阶段。目前常州城市发展最大困惑就是城市定位不明导致产业发展不明,产业发展不明导致企业发展不明;换句话讲,就是常州没有在城市、产业、企业三者关系上找到有效结合点。如果把常州与徐州作一对比,明显感觉常州在经济转型上缺乏方向,或者说,城市、产业、企业在经济转型上没有达成“共识”。在产业发展方面,常州虽然引以为豪的产业有装备制造、光伏等产业,但常州2011年过百亿元销售收入企业绝大多数为钢铁等原材料企业,且这些企业尽管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但在整个行业中并没有市场竞争力。相对而言,徐州主导产业与徐州骨干企业存在较强一致性,如徐州主导产业为工程机械、能源、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徐州对应的骨干企业就有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徐州矿务局、维维集团等代表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徐州要么建立在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要么建立在科研优势和市场需求上,寻求的是产业、企业在“做精”或“做绝”基础上的做强、做大。以光伏产业为例,徐州企业从多晶硅的提炼到电池组装,再到电站安装,形成了中国最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相对一般光伏企业“两头在外”,徐州做到了中国仅有的能够控制光伏产业主导权的城市;目前中国光伏产业虽然处于“寒冻”季节,但由于徐州多晶硅生产做到世界成本最低,依然实现了整个光伏产业赢利;徐州光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多晶硅提炼中所用原料通过重复循环利用,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有效地防止了环境污染。
 
    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常州装备制造业有产业基础,且有最为广阔市场空间,就必须寻找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结合点,把常州定位为智能装备城市,并在智能装备城市建设,寻找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择优扶强先进企业。

 

     (二)常州经济转型需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战略”一词原本是军事用语,本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现引申为“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客体发展进行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和国家、城市、企业等各个层面。常州市经济转型研究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范畴,应包括六个方面关系或内容:
    第一,城市区域定位与产业发展。区域战略定位是指区域发展导向上明确自己与众不同,并让市场或社会能够接受区域发展方向,从而能主动向既定目标或模式发展,换句话,就是提出区域发展价值主张。常州应在经济全球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寻求发展定位,并以此来选择未来主导产业,即在战略上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作为”,以“全球化”视角明确常州城市战略定位,包括常州城市发展的空间定位和功能定位。
    第二,城市空间资源现状与产业发展。空间资源在任何时期总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常州市而言,常州市域资源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特点,但由于有些空间资源可以产业化开发,有些空间资源暂时还不能产业化开发,这需要对常州市域各种空间资源进行梳理,明确空间开发时序,规划好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不开发区域)。
    第三,区位优势与产业发展。常州市区位的独特性造就了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多样性。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常州市选择什么样项目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口,这需要对常州市和周边城市各种客货出行交通方式进行梳理,从而选择主导服务产业,并有针对性开展各种招商。一般而言,能够为城市主导产业的服务业和为主导产业提供重要支撑作用的服务业为优先发展服务业。
    第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目前,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由世界的制造基地变为世界的创造基地和服务基地。由此,服务经济将成为中国城市继制造业后又一竞争重点。得市场者得天下,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将成为常州市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未来常州市应在发展道口物流、空港物流、港口物流、商贸服务、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方面提升服务业档次和内容,促进整个服务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第五,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市场为导向,后者以资源为导向。由此,传统农业经常因市场需求价格波动导致农民收入发生波动,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办法则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其中,包括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第六,外来经济与本土经济。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最理想的模式应是“外来经济本土化、本土经济外向化”。目前,以制造业为基础常州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最应要做的是如何把外来经济与本土经济有机结合,做到真正的“外来经济本土化、本土经济外向化”。
    五、常州社会经济发展策略与建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常州经济总量一直处在苏州经济总量1/3、无锡经济总量1/2发展阶段。在整个江苏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上,2007年常州被南通超越、2012年常州被徐州超越,常州如何急赶直追,向徐州学习,实现反超越?
    (一)常州经济转型策略
    第一,把握趋势,顺势而为,借势发展,寻找新的超越机会。目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核心就是通过工业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消费品替代进口,并由此提升整个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另外,中国目前70%的纺织机械、75%的高端机床、75%高速胶印机、8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几乎100%的光纤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仍依靠进口,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不足20%。为此,常州可利用各种优势(交通、区位、科研、资源、产业、生态),继续创新,在已形成先发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上,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实现常州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第二,以城市定位统领常州经济转型方向,明确常州创业创新方向,防止产业“空心化”。常州城市定位就是长三角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结点城市和智能装备制造城市,为此,常州经济发展方向,一方面,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总部经济(区域企业总部)、商贸物流(都市商圈、区域物流中心)、金融(区域金融中心)、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医疗等产业;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以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做实农村经济。相对苏州、无锡而言,常州经济总量上不去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薄弱,溧阳、金坛县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产业发展“散、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面前遇到的外部挑战集中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和产业过剩三个方面。为此,常州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按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独特性、带动性原则,重点是在资源与市场有效结合上选好发展产业,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
    第四,通过“四态”联动,实现常州经济跨越发展。一个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应包括“四态”(心态、业态、形态和生态)转变成功。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一致、想法与做法一致、心动与行动一致,关键就是把心态真正放到创业创新轨道上来;业态就是产业主导权,一个城市产业发展不是以多或少区别产业竞争力,而是以产业主导权决定产业竞争力,而真正产业主导权体现在产业发展上的“做精”(人有我优)和“做绝”(人无我有),这也是产业“做大”和“做强”基础;形态就是空间布局,讲求的是科学、合理,也就是做到产业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态优美;生态既包括自然界各种生物生存状态,也包括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主体生存发展状态,生态讲究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也包括人与人和谐。所以,常州通过“四态”联动,借助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方能实现经济全面转型。
    (二)常州社会经济发展建议
    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又掀一波、日本经济振兴道路遥远背景下,常州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答案一个,就是要“全球化思维、本地化作为”,审时度势,“借势+造势”,寻找发展战略“突破口”。
    第一,“引智”与“引资”相结合,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苏州、无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雨绸缪,都制定了“二次创业”规划,得新兴产业者得天下,而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高端人才手中,为此,围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苏南地区开展了高端人才争夺战,例如,无锡制定了“530计划”,苏州制定了“姑苏人才计划”。为此,一方面,常州市要在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中,居于主动地位,应在人才吸引方面,加大力度,除了现有的吸引人才政策外,还要加快高端人才自身培养,政府要在围绕项目进行的产学研合作上予以大力支持,还应有高端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另一方面,常州市应以招商选资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加大产业链招商、园区化招商、精细化招商力度,抢占产业链核心项目,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第二,在虚拟经济不断侵蚀实体经济利益背景下,常州一些企业主也存在自主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和创新创业动力缺乏等问题,为此,常州要在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方面,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一方面,尽早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引进区域总部、研发机构、营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外包等高端项目,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使软件/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会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常州主要产业;另一方面,走制造业创新升级道路。
    第三,行政区适当扩大是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为此,常州应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参照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徐州等城市经验,戚墅堰区要么扩大,要么撤销。未来,各市、区通过精准化定位,差异化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常州经济转型主要推力。
    第四,提升区域软实力,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提升常州环境吸引力。环境对经济带动作用,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分。直接效应是指环境可以成为生产力,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如溧阳天目湖因环境佳已成为常州一大旅游景点;间接效应是指环境佳可以引来人才、资本,从而间接成为推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以“借鉴、创新、宽容、共赢”为原则,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由此推动产学研各个层面技术创新,实现全社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为集约式增长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人员产出率,推动常州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州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424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85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2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