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苏南片区分会暨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大会综述
2014年12月12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苏州社科联、无锡社科联、镇江社科联、常州社科联主办,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社科联、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承办的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苏南片区分会暨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大会在我市召开。
来自苏州、无锡、镇江以及我市150位社科理论专家围绕“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苏南现代建设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常州、苏州、无锡和镇江八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这是苏南地区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展望苏南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深度研讨。研讨中,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新见解:
苏南现代化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当前,苏南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意味着经济上进入了新常态。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与会专家认为,新常态充满了辩证性,既有“缓慢而痛苦”,也有“加速和希望”,苏南各市应看到危中之机,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和未来。面对新常态,一是要接受政策优势不断弱化的现实,走出政策依赖,通过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环境等重要举措,推动民间资本、民营经济发展和企业家精神复苏。二是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在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从制度层面简政放权,培育更加市场化和法治化、更具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创业环境,为微观主体发展疏通经络,让更多的企业家实现个人梦想,让改革红利支撑经济持续增长、企业持续壮大,这是政府的积极作为所在。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抢抓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机遇
11月3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将受益更多的国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更好发挥苏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会专家认为,苏南地区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具备了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条件,如何迅速融入“国家战略”,考验的是苏南的创新底气和张力。苏南作为国内其他地区的探路者,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专家建议,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估机制和监测指标体系,设置 “苏南创新指数”,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针对不同自主创新主体建立差别化的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并据此作为政府拨款资助、奖励、税收减免优惠等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的依据。要建立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倾斜的优先保障和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向基层、向一线企业倾斜。积极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针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鼓励设立从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到产业基金、私募基金(PE)、创业投资(VC)的各类风险投资公司,实现创新资源与资本市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苏南应先行复制、率先推广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
上海自贸区实施一年来,总结了36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中包括负面清单、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工商登记先照后证、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等。阶段性成果表明制度创新的有效性。上海自贸区部分措施已经具备在全国或者区域推广实施的可行性。与会专家认为,上海自贸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条款,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的高度自由,是为国内深化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苏南各市应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与把握这一机遇,发挥自身开放程度高、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先行复制,率先推广。为此,专家建议,将“贸易自由化”和“行政精简化”、“投资自由化”作为苏南改革的重点方向。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应尽快改革“先申报、后入关”的海关监管模式,试点“先入区、后报关”;在“投资自由化”方面:苏南可以完全复制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只要不在负面清单的行业,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项目和支柱行业,应尽可能地降低门槛、放宽准入、削减税赋。在“行政精简化”方面:苏南现有的核准制可在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先行试点备案制,将监管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
苏南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高,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能力就越强,得到的利益也越大。随着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逐步推进,苏南一体化进程必将加快。苏南一体化能够使苏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区域竞争和全球竞争,发挥出1+ 1﹥2的效应,在与长三角其它区域、珠三角的竞争中占据先机。为此,与会专家认为,苏南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体制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各类要素市场的开放,促进城市间的对接与融合。建立政府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要尽快设立权威性组织协调机构,建议在苏南各市政府倡导下,建立由各市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和产业整合中的实际问题。专家认为,促进苏南地区在城市分工基础上产业结构的必要对接和整体优化,是推进苏南一体化的重中之重。当前苏南各市产业结构虽然趋同化,但不具有排斥性,这正是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在组织形式上把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依靠优势互补,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增强苏南对区外要素和企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国际制造业资本的吸引力。
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使法治成为苏南竞争的新优势
法治建设是苏南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苏南要实现率先发展,法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力;苏南要实现和谐发展,法治是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最有效的途径。没有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是跛脚的现代化;没有法治保障的现代化,是根基不稳的现代化。加强法治建设是确保苏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苏南应把法治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使一流法治成为苏南新时期最显著、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为此,与会专家建议,一是构建区域法律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以省人大和苏南五市人大联动的区域立法机制,建立并完善苏南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借鉴上海自贸区负面式清单管理的做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投资主体,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经济活动都予以许可,将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和社会,厘清政府与社会的权界。三是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尽快研究制定出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使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有法可依。四是加强地方立法支持。中央已经明确,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意味着我市将拥有地方立法权。为此,要尽快筹建专门法制工作机构,及早开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立法项目进行调研,重点要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步伐,用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促进和巩固全面深化改革。
(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