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版块 >> 社科品牌 >> 常州社会科学 >> 内容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四: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4-07-31  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包括3大板块,15部分,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措施,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措施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全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而言,这同样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和重大的机遇。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022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总体性规划。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能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中提出的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等“五大社科”发展目标,我们认为,未来五年高校社科工作的主要发展思路为:一份初心,两个循环,三条路径。

一、一份初心

百年历史经验表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保证并推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如果将当前的形势置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当今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仍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方向,恪守初心,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

二、两个循环

1、立足本地,夯实内循环,打造“应用社科”

地方高校的根基在地方,本地化既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本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一方面,只有根植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工作方式、手段和方法,才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另一方面,本地化也是推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抓手。

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努力夯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本地循环。一是根植本地资源,从区域视角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传承本地文化,提炼地方特色。二是积极了解本地需求,服务本地经济,拓展智库建设,谋划地方未来发展。三是人才培养紧扣地方需求,将高校学科优势和地方发展特色结合,形成稳定的,具有相对优势的培养模式,学生就业优先服务于本区域。

2、放眼国际,开拓外循环,发展“开放社科”

一是要结合内循环中凝炼的特色优势,积极打破现有学科壁垒,努力开创新的学科领域,也鼓励尝试超越学科界限,在与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中不断完善现有学科体系,如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开展冷门绝学研究等。

二是创新研究范式,发掘既有地方特色,又具示范效应,既能体现中国传统和中国实践,又能推广应用的原创性成果,如对地方特有的人文社会环境、名人名著等的深入剖析,对地方特色产业、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等的深度探讨等。

三是结合区域发展参与话语体系构建,扎根本地实践,立足中国国情,传播中国声音,解决中国问题,树立中国自信。

三、三条路径

1、深耕科学研究,夯实“理论社科”

一是强化理论鼓励原创。相对来说,多数地方高校在学科发展和理论研究领域会处于劣势,但是,在与地方的联系方面,却处于相对优势,因此,应注意扬长避短,错位竞争。首先,通过深入基层的调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和数据,真实描述地方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面貌;随后,结合实际凝炼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以错位竞争的方式参与学术体系的完善与重构、实现学科界限的超越与交融。

二是立足当下不忘传承。处理好传统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原创成果能否顺利“出圈”的关键所在。首先,挖掘历史、把握当代,用基于现实素材和数据的学术创新体现中国传统;其次,不忘本来,古为今用,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打造原创成果;最后,以优秀的原创成果为抓手,构筑学术话语权,用中国学术表达中国话语,用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成就,以“和而不同”的姿态,用中国智慧破解世界共同难题,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从愿景成为现实。

2、扎根社会实践,推进“大众社科”

扎根实践,应认识并处理好差异,兼收并蓄,创新传播方式,推进社科知识的社会普及。通过实践,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产业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现象,通过开设公开课、讲座、社区走访、政校地联动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社会的整体认识水平。积极了解、吸收、转化周边地区乃至国际经验,以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为底蕴,研究、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社会科学素养。同时,利用在线课程、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将社会科学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弘扬本土优秀成果,并升华为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价值认同。

3、坚持创新发展,开拓“数字社科”

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历次决策部署的研读,可以发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词已经由“技术”转向“创新”,我们不仅要能应用先进技术,更要具备创新的能力。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而言,同样如此。

以改革为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学科发展的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协同创新;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要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以创新为导向,拥抱数字时代,发掘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动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理论实践问题,注重成果转化,积极应对新一轮数字革命带来的挑战。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州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424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85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2  苏ICP备05003616号-2